我国会展业经过新世纪以来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的逆市上扬之后,深层次的问题现在逐渐暴露出来。除了已经形成品牌的会展企业外,很多会展企业的痛点是招揽难,越来越难,对政府和媒体的依赖加大。以前的粗放式发展积留下来的问题,在客观上要求会展业重视市场上的深层次细节。
调查发现,业内在多数情况下,重宏观轻微观,重视营销和运营,轻视需求调查。需求调查要么不做,要么在项目方案中常以“市场分析”的形式出现,或者做不到位,或者流于形式。在做“市场分析”时,主观分析居多,以需求调查得来的数据作为市场分析对象的较少。然而需求调查却是会展项目流程中的第一步,是后续所有工作的基石,是做出效果、提高质量、形成品牌的深层次基本功和必由之路。在会展项目越做越困难、效果越来越差的情况下,痛定思痛之后发现,还是前边的需求调查没做好。
会展项目的需求调查,就是收集项目的历史数据(如果有的话)和在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收集其需求、期望值和所面临的挑战方面的数据,进而分析数据并按重要性排序之,为后续工作诸如会展项目营销、项目策划、沟通方式、项目运营、项目评估等环节做准备,最终为会展项目能够满足各利益相关方需求之后的成功而服务。
但是需求调查做起来却不像说着这么容易,要做好会展需求调查,需要重视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数据的可信度。
由于每次会展活动的参加者、参展商、承办方等不尽相同,利益相关方的人口特征(demographics)、文化背景、沟通方式也不同,这些直接影响着数据的真假和可信度。
第二是需求层次的准确定位。
做好需求层次定位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高层次需求的定位应当高度重视。高层次的需求,和低层次的需求相比,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调查得到。
第三是需求的满足度。
调查得到的数据,策划者和执行者出于自身的利益,不愿意去满足,因为满足别人的需求常常伴随着成本的追加。因此,做需求调查中应当研究客户需求的满足度问题。
第四是调查对象心理需求。
客户的心理需求是会展需求调查的重要内容,需要高度重视。会展策划者对各方心理需求的把握,就像一根渐近线,可以无限接近但是无法触及,这种朦胧感,也常让人在活动成功之后感到美的享受和慰藉。
笔者2007年看到PCMA的资料中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写着,需求调查的数据源不光要考虑到参会者,有时候更要考虑没来的人。三年之后的2010年,刚好有机会和一个不愿参加某活动的人闲聊,调查到的数据让人既意外又惊喜:她不参加一个活动的原因竟然是主持人对她的介绍词让她反感。她当时刚从一家公司换到另一家,本想通过参加那次活动让更多人知道她的新业务,也提前给主办方发邮件告知了自己的新职位,可是由于主办方的疏忽,主持人仍按以前的公司和职位介绍她。时光又过了两年,2012年在西安的一次饭桌上,主人介绍一个朋友时说:“这位就是谁谁谁的女婿”,一句话说得被介绍者的脸色就变了,原来他最烦别人当众提到他岳父,尽管他岳父也有些名气。到了2013年的一个宴会上,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心理学家,在谈到怎么介绍别人时,他的回答就两个字:“问他!”“问他”这两个字让我顿开茅塞,这不正是教我去做需求调查么?这么一个简单的需求调查问题,如果从在资料里简单地一看,到意识里形成这也属于“需求调查”,竟用了六年时间。这只是会展活动中一开始的“介绍”环节,后续那么多关键时刻,看来要把一个项目做成功,真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