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179-888

公司新闻 展览新闻 客户好评 参展知识 全球展讯 活动策划 社会责任 展会信息

News

参展知识

我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展览行业的定位与地位

发布日期:2012-11-17     浏览:1192   发布者:欧马腾编辑

      展览业既是一门系统工程、综合经济又是一门特殊的服务行业,相关行业较多。展览业的繁荣与发展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际经验,一次展会带来的交通、商业、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10:1。另据国际展览联合会调查,每增加1000平米的展览面积.就可以增加100个就业机会。

  同时,展会在产品销售中也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贸易展会的成交额仅次于直销,3/4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通过参加展会实现的商业销售所花费的成本仅是没有采取展会促销方式的商业营销耗费成本的一半。
 
  展览业现状
 
  现代展览始于19世纪末,目前,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展览业已发展为一个成熟的产业,进人商业化运行阶段。展览业业内的管理、组织、协调和研究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目前,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性行业协会主要有国际博览会联盟(UFI)、国际博览会和展览会协会(IAFE)、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EA)、国际展览服务联合会(IFES)和参观者协会等。北美展览业主要以美国为主,美国大部分行业均以展会作为商品促销、流通手段。
 
  我国现代展览业的起步滞后于世界展览业近一个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贸促总会、地方分会、行业分会、各工贸、外贸总公司、地方经贸委(厅)以及专业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格局。有关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我国举办展会总数为1063个、1998年为1262个、1999年为1326个。其中国际性展览约为48%,国内展约为52%。目前展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诲、广州、大连、深圳等发达城市。
 
  我国展览业总体水平和国外展览业发达国家相比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管理体制、展会规模、展览设施、观众构成等方面。管理体制上的差异。国外展览业的管理主要依靠行业自律机制和自律规范,政府的介入一般体现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国际大型展会的协助招揽上。我国展览业目前依然维持计划经济形成的展会审批制、展览公司资格认定制,尚未与市场接轨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展会规模上的差异。目前,我国国际性专业展展览面积以1万平米居多,约占每年展会总数的50%。展会大型化己成为国际展览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的展会规模迫切需要提高。
 
  展览设施上的差异。国外展馆不仅面积大,交通也十分方便,火车、地铁、直升飞机等交通工具可以直接抵达场馆。展览场馆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会议室、办公场所、银行、邮局、海关、航空、翻译、日用品、商店、餐馆、仓库、停车场等,整体服务体系使展馆成为一座城中之城。我国展馆整体规划落后,配套服务设施落后,这些问题也是制约我国展览业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观众构成上的差异。专业观众的数量和比例是评价展会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国外展会观众多为专业观众和贸易人员。我国展会对专业观众的重视程度稍低。我国海外贸易观众比例很小,从1%到5%不等。形成中外双边贸易多、国际间多边贸易少的局面。
 
  顺应国际展览业发展趋势,我国展会将向大型化、定期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制造性展览一统天下的局面将会结束,消费品和第三产业的展览将逐步发展起来。观众将以专业人员、决策人员、批发商和分销商为主体。展会将在竞争中走向集中与垄断。有乐观者预言,我国将成为未来世界展览要地。
 
  展览业与资本市场展览业有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需要。我国目前展馆的数量和展览面积基本可以满足现实需要,但从长期发展来看,特别是从大型展览迅速增加的趋势看。我国缺乏展览规模在5万平米以上的大型展馆,需要加大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展览中心城市大型展馆建设的投资力度。
 
  然而,展馆建设具有投人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仅仅依靠国家拨款和企业自身积累投人。不仅会影响展馆的建设进度,而且风险过度集中。不符合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
 
  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利用资本市场,通过银行借贷、发行债券、股票等手段;一方面可以迅速筹集到所需资金。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规则。


原文来源于www.omaten.com

上一页 体制、机制与展会市场化下一页 展商怎么才能保证参展效果?